2007年12月26日 星期三

台北縣一林本源園邸

林本源園邸
所在城市: 台北縣 臺北縣板橋市流芳里西門街四十二之六十五號及九號(範圍包括庭園及三落大厝)
古蹟等級: 二級古蹟
古蹟類型: 園林
建造時期: 清咸豐三年(西元一八五三年)
歷史沿革
林氏祖先於清乾隆四十三年(西元一七七八年)來自福建龍溪,居住在新莊,二傳至平候,致富。平侯有子五:長子國棟(飲記)、次子國仁(水記)、三子國華(本記)、四子國英(思記)、五子國芳(源記),以國華、國芳特別傑出,兄弟友愛,同產同居,號稱「本源」(是林本源名號之開始)。
道光二十七年(西元一八四七年),首建「弼益館」,為點收租穀之處。咸豐三年(西元一八五三年),又建「三落舊大厝」,除倉庫之外,共有廳房五十二間,總面積一‧二二甲。三落大厝之入門處有半月池、大埕。民國初年,第一落房屋全部拆除。花園創建於光緒十四年,至十九年完成(西元一八八八年~一八九三年),為國華之子維源所擘劃。園內有「汲古書屋」、「方鑑齋」,前有水池與戲臺,相傳是維源與文人墨客周旋之處。
建築特色
「來青閣」為兩層樓建築,為林家招待賓客之地,亦為貴賓下榻之處,樓前有軒名「開軒一笑」,是戲臺。「香玉簃」是觀賞陸橋與定靜堂之間百花之所,每至秋間,有紅、白、黃等菊花盛開,供人觀賞。「觀稼樓」,為兩層建築,光緒三十三年(西元一九○七年)倒塌,今代之以小亭。「月波水榭」呈雙菱形相連之建築,四周水池遶繞,是婦女垂釣作樂之魚池。「定靜堂」為花園中最大之建築物,是招待貴賓及開盛大宴會之處。「榕蔭大池」在定靜堂西,池北有漳州山水之假山,池旁另有「海花陳」、「釣魚磯」、「海棠池」、「雲錦淙」等景,整個園邸頗能表現清末我國庭園設計之水準。

臺北府城—北門

臺北府城—北門
所在城市: 台北市
古蹟等級: 一級古蹟
古蹟類型: 城郭
建造時期: 光緒7年 (1881)
歷史沿革
清光緒元年(1875)欽差大臣沈葆楨奏請將臺灣府分設臺灣、臺北兩府、以大甲溪以北之地設臺北府、在北臺設一府三縣,同年底奉准設府於臺北艋舺地方,轄淡水、新竹、宜蘭三縣及基隆廳。到了光緒5年(1879) 3月,淡水與新竹分治後,知府陳星聚才正式移府治於臺北任職,並鼓勵紳商在預定的城內投資興建民房店屋,又在福建巡撫岑毓英督促下積極建設臺北府城。臺北府城於光緒三年初開始規劃城基街道、但因築城經費之派捐問題難以解決,進度緩慢,籌劃在光緒7年,8年1月興工,10年(1884)竣工,經費高達42萬餘圓,至於城工規模在臺灣道劉璈更改下,建成周徑1506丈,外側用石材堆砌,中央用土砂填實,計東西壁各長 412丈,南壁340丈,北壁340丈,城高1丈8尺,厚1丈2尺。 設有五座城門:東門(景福門)、西門(寶成門)、南門(麗正門)、小南門(重熙門)、北門(承恩門)。日治時期,臺北市施行市區改正,加上建總督官邸及下水道工程,因此在明治33年(1900)將城垣及西門拆除。以後更因新建官方建築如臺北車站、臺灣銀行總行、臺北監獄署,及其他土木工程,臺北城牆被無情加速拆除。幸而在當時日本學者尾崎秀真、山中樵等人呼籲鼓吹下,不僅保留臺北城門,也在昭和10年(1935)被指定為史蹟保存。 光復後,為因應國家慶典,年年被粉飾油漆,並懸掛彩牌看板,以致面目全非。而在民國67年(1978)完工通行的北門高架橋又嚴重影響古蹟景觀。包圍擠壓北門,幸北門骨架外貌仍完好,68年6月展開調查研究與施工復舊,乃得重新展現無華的紅色外貌。臺北府城北門--承恩門,是晚清所建臺北府城五個城門之一,也是目前臺北市保存最完整的,最能表現清代城樓原始風貌城門在臺灣史上,它是臺北設府的見證,也具有政治上、墾拓上、國防上的內涵與意義,目前與臺灣建省更是臺北市的重要地標。
建築特色
北門臺座用大直北勢湖安山石砌造,屋頂為單檐重脊歇山式,城門中央開圓拱形內洞,外拱比內拱小,兩拱中間門洞呈矩形,供城門啟閉。門板由厚木做成,外覆鉚釘鐵皮保護,堅實牢固。圓拱門洞上方有橫額題「承恩門」,落款是「光緒壬午年」、「良月吉日建」。
建築形式
台北城城門最與眾不同之處,是除了小南門之外,其餘的四個門皆採封閉式碉堡式的構造。特徵就是將城樓完全用牆圍起,使之與城座合為一體,以防現代火砲的攻擊。內部尚有四面牆壁,呈回字形保護指揮所,至為堅固。城樓前方各有一圓二方的窗洞,可供防禦及監視之用。
構造方法
封閉式碉堡式的構造
主要建材
石材、木材

圓山遺址

所在城市: 台北市
古蹟等級: 一級古蹟
古蹟類型: 其他
建造時期: (西元前1600年)
歷史沿革
臺灣的史前文化,最早可溯自舊石器晚期的臺東長濱文化、鵝鑾鼻第二遺址文化等。新石器文化有初期、中期、晚期之分,初期以大坌坑文化最著;中期有芝山岩、圓山、洞角、牛罵頭、牛稠子、墾丁等文化;晚期以營埔、大湖、卑南、麒麟、花岡等文化較著。圓山文化主要分佈於臺北盆地邊緣及盆地內新店溪、基隆河、淡水河的河岸臺地上,主要遺址除了圓山外,還有芝山岩、大坌坑、關渡、慈法宮等處,留有貝塚遺跡。圓山遺址為臺灣北部相當重要的史前遺址,為圓山文化的代表遺址。
建築特色
根據歷年來的發掘與研究,它包含四個文化層,從最早的先陶時期文化開始,緊接的繩紋陶文化層、圓山文化層,及十三行文化層等。先陶時代出土的石器器形不規整,質料皆非圓山山丘的岩石,顯然為人工所製造。至於繩紋陶文化與大坌坑文化有密切關係,出土陶器質粗含沙,顏色赤褐,偶見黑陶,陶器口部厚重,體部繩紋,器形有罐、缽、釜等。石器數量不多,有石斧、石刀、石鏃等,該文化層距今約有五千年以上歷史。另外十三行文化層多已遭擾動,缺乏參考資料。
圓山文化層的石器製作進步,種類很多,使用質材包括安山岩、砂岩、板岩、頁岩、蛇紋岩等。玉器工業也相當發達,有錛、箭頭、耳玦、環、珠等。陶器手製,質地多砂,顏色以紅棕、黃棕為主,大多為素面紋,器蓋、把手外常有紋飾,陶器器型多為雙把帶有圈足的罐形器。骨角器出土甚多,利用獸骨、鹿角精製而成,有錐形器、魚鉤,及有倒刺的魚叉。
貝塚為遺址的最大特色,貝殼種類有烏蜆、牡蠣、九孔螺、芋螺、榧螺、川蜷螺、千手螺、窗貝等等,這些種類多半屬於半鹹水性貝,可知圓山時期臺北湖為一鹹淡水交雜湖泊。貝塚中還發現五座墓葬,分析得知其時住民有拔牙,甚至獵頭習俗。根據出土遺物及貝塚所保存下來食物殘渣推測,當時代人已知飼養家畜,以撈貝、漁獵及農耕為生,其年代大約距今4500~2500年前。
圓山貝塚內含豐富文物,除了貝殼堆積外,還包括陶器、石器、骨角器、砥石,甚至墓葬,灰燼等遺跡,因此不可將貝殼單純地視為「垃圾堆」而已,不但是當時圓山文化人生活環境的一部份,也能提供研究古代自然及文化環境的材料。
網址http://www.math.scu.edu.tw/people/math91/91131049/kogi-01-01.htm

2007年12月6日 星期四

~南投縣的古蹟~

竹山連興宮:
由當地居民刈香於北港朝天宮並集資募建而成,號稱「連興宮」,寓意「水沙連興旺也」。
  該廟初建時為磚木構造,後經多次重建整修,始為三進式規模。1999年時曾遭受921地震重創,2000年南投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,2001年經內政部補助修復,業已完竣。目前廟內保存文物甚多,深具歷史價值。
八通關古道: 
 清光緒元年(1875)闢建,為清末前山通往後山的三條東西橫貫通道之一,也是清朝對台政策由消極轉為積極開發的重大轉捩點。該古道起於竹山牛轀轤,西段溯陳有蘭溪至八通關,再沿著荖濃溪北岸、八通關山、大水窟南坡,到大水窟池邊,東段則自卓溪南方城嶺抵玉里北郊,即今拉庫拉庫溪北岸,總長約152公里。
  另有數處碑碣為古道重要佐證,如「萬年亨衢」碣及「開闢鴻荒」碣,相傳為台灣總兵吳光亮所題,「渡台入番弛禁告示碑」為台灣總兵張其光開山撫番的重要物證,「德遍山陬」碑則為附近鄉民頌揚吳光亮開闢中路所捐贈,「化及蠻貊」碣為雲林撫墾局委員陳世烈題。
網址:http://www.mdnkids.com/heritage/index8.asp

~南投縣的古蹟~

八通關古道: 清光緒元年(1875)闢建,為清末前山通往後山的三條東西橫貫通道之一,也是清朝對台政策由消極轉為積極開發的重大轉捩點。該古道起於竹山牛轀轤,西段溯陳有蘭溪至八通關,再沿著荖濃溪北岸、八通關山、大水窟南坡,到大水窟池邊,東段則自卓溪南方城嶺抵玉里北郊,即今拉庫拉庫溪北岸,總長約152公里。
  另有數處碑碣為古道重要佐證,如「萬年亨衢」碣及「開闢鴻荒」碣,相傳為台灣總兵吳光亮所題,「渡台入番弛禁告示碑」為台灣總兵張其光開山撫番的重要物證,「德遍山陬」碑則為附近鄉民頌揚吳光亮開闢中路所捐贈,「化及蠻貊」碣為雲林撫墾局委員陳世烈題。

竹山連興宮:

 由當地居民刈香於北港朝天宮並集資募建而成,號稱「連興宮」,寓意「水沙連興旺也」。
  該廟初建時為磚木構造,後經多次重建整修,始為三進式規模。1999年時曾遭受921地震重創,2000年南投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,2001年經內政部補助修復,業已完竣。目前廟內保存文物甚多,深具歷史價值。

~彰化縣的古蹟~

鹿港天后宮:
  俗稱為「媽祖宮」或「舊祖宮」,主祀湄州開基二媽。其創建年代說法不一,應在清康熙年間,至清雍正3年(1725)鹿港鄉民捐金,始遷建於現址。  隨著鹿港地區商業貿易的發達,鹿港街市不斷擴展,郊商林立,百貨興盛,經歷數次整修,今日所見面開五間三進兩廊兩護龍的規制,則為日大正11年(1922)地方人士禮聘泉州名匠王益順設計,前殿為王樹發、正殿由吳海桐施做,石雕為泉州惠安的蔣馨,歷時10餘年大修的結果。  其前殿和正殿皆為歇山重簷結構,正殿高聳,面寬三間,殿內八卦結網藻井以24支斗栱出挑而成,石雕、木雕、彩繪、泥塑等雕工精湛刻劃入微,具高度藝術價值。近年後殿一樓已闢為「媽祖文物館」,展示建廟以來的重要文物。

~台中市的古蹟~

台中火車站:
  本站初為木造平房,稱為「台中停車場」,日明治38年(1905)正式營運。日大正2年(1913)加裝發車電鈴,鈴聲催促著乘客加快腳步,火車要開囉!日大正6年(1917),改建為磚造文藝復興式建築之今貌。
  車站建築細緻華美,例如左右對稱的平面、突出的尖塔、急斜式的屋頂、環帶纏繞的牆身、挑高的候車大廳、流暢的浮雕圖案、弧形的拱窗…,在在充滿著富麗的韻味。台中火車站不僅提供便捷的交通,它所代表的歷史意義,絕非現代地下化火車站所能取代。
中山公園湖心亭:
 台中公園或稱「中山公園」,建於日明治36年(1903),面積約10.5公頃,其中於日明治41年(1908)所建的湖心亭,為赤色尖型高塔的屋頂,狀似竹笠,搭配雪白的樑柱和欄杆,佇立於粼粼綠水之上,格外耀眼,是目前全台僅有的日本明治維新時期仿洋式之水上建築物。走過百年歲月的台中公園,也已成為台中市著名的地標景觀。

~苗栗縣的古蹟~

鄭崇和墓:
 鄭氏原籍金門,生於清乾隆21年(1756),卒於清道光7年(1827),享年72歲。19歲時隨父率族人來台拓荒闢地,初居苗栗後龍,「開台進士」鄭用錫即為其次子。崇和公作育英才,熱心公益,頗受地方尊敬。逝世後,鄉人請入祀鄉賢祠,清廷下旨誥封中憲大夫、晉封通奉大夫等榮銜。
  鄭崇和墓佔地約3,453平方公尺,坐西北朝東南。墓園右側立有一方墓道碑,全台罕見。墓園結構渾厚壯觀,依照清代墳墓二品規制,墓埕前依序有文武石人(又稱「石翁仲」)、石馬、石羊、石虎及石望柱各一對。
  墓前的文武石人與真人同高,神情莊嚴肅穆,雕工精細。石馬形態古拙,並雕以鞍具與韁繩。石羊跪臥仰首前望,表現出溫馴狀。石虎蹲立於外端,表情憨直可愛。為台灣現存古墓中規模最大,保存完好的清代陵墓之一。